文/江秉憲
西方神權社會底下有種對於愚者的崇拜傳統,聖愚者(Holy Fools)半身赤裸半瘋半癲,話語不成句義甚至幾乎不能言語,但其嘔啞聲音卻被視為聖諭。他們雖與社會現實格格不入卻彰顯真理,因為他們的存在人們警惕誰也不要自欺,若有人在世以為自己是有智慧的人,該變成一個愚妄的人。
迎著突如其來的西北雨,我沿羅斯福路往張作驥電影工作室騎去, 在腦中我又把張作驥電影讀過一次:《忠仔》自殘身體啟祈求神民附體的少年八家將,《黑暗之光》弱智阿基頭戴假髮與李康宜的純真談話,乃至《當愛來的時候》高盟傑飾演無法自處悲傷憤怒卻能一筆一筆畫下城市人情冷暖的肯納症青年(Kanner's Syndrome,俗稱自閉症)。 看著街上形形色色, 紛紛趕到騎樓下躲雨的台北人,張作驥電影一貫贈與我們的,正是藉由這些「 聖愚」角色,提示已經被我們視而不見的社會角落。
「劇本原來設定的不是這樣,高盟傑原是演道上混的兄弟。」張作驥剛泡好茶,遞給剛淋濕的我溫溫身子,「幾年前我去釜山影展,行前大學好友王耿瑜給我一位自閉者父親寫的教養日記,我在飯店讀著讀著,深受震撼,返台後立即宣佈停止籌備,決定以此為本重新發展劇本。」
「這個社會沒有你,只有我。」
張作驥也啜了口茶,「他們都存在於這個社會,只是我們沒有看到。對此現象我不做評斷,只想在電影裡客觀的呈現。唯一替他們忠實發聲的地方,則藉由高盟傑的口中說出來:『阿嬤說這不是病,這不免吃藥。』」
正如《忠仔》的一句台詞「我們這種人特別容易遇到倒楣事情」,所謂張作驥「我們這種人」一直存在他的電影裡。《當愛來的時候》不管是上述的肯納青年,還是遊走江湖流血打鬥的幫派份子、因入贅而飽受妻子心靈折磨的壓抑丈夫、不能生育只得忍受先生招二房的大老婆、未成年就得面對未婚生子的西門町少女…,這些真實存於當代社會、受挫且弱勢的邊緣心靈,關於他們的種種屈辱、不堪與無助,在《當愛來的時候》呈現出多層相互依偎的幸福感受。更甚,借著電影導演凝視著「我們這種人」,竟折射出我們觀眾對真實世界的遮蔽與粗淺,補償了我們的認知匱乏。
我還沒找不到機會插話,張作驥便忍不住岔開題,提到他醞釀中的下部電影:「片名取作《暑假作業》,由一位八歲小朋友之眼來看他周圍幫派的成人世界,透過兩者之眼相互對照,小孩有他們的暑假作業,成年人當然也會面臨到屬於他們那個年紀的暑假作業啊。」
想當然爾這是張作驥那寶貝兒子給他的靈感,這幾年他因為要照顧兒子,錯過了很多東西,連拍片都不能遠走他方,只能將絕大部分的場景都放在臺北。我想起2003年在雲林斗六,一個以回顧國片新浪潮為主軸的「白鴿影展」初識張作驥,他溺愛地抱著宏圖說等兒子到了就學年齡,要讓兒子到蘭嶼的小學就讀,那可眺望大海以及廣闊的自然,可以培養男孩的曠野胸懷。
我們可以輕易在電影裡得知張作驥的島嶼情節:《黑暗之光》乘船駛離基隆港、《蝴蝶》主角至蘭嶼尋人,《當》則讓一家人返金門訪祖厝…,前往島嶼的船悠悠緩緩,飄盪在海上的角色們同時轉變著生命節奏。張作驥說劇本如此安排,是覺得拍片生活太緊湊,所以要設計能讓劇組在拍攝期間一起出去同樂一趟。我看是他內心滿溢渴望出走、嚮往大海的情緒,所以才忍不住頻頻在電影裡放進島嶼的幽微氣息。
因為那是一艘小艇能遠離本島的最遠距離啊。張作驥又重提一次他常掛在嘴邊的宿命論:「人一出生就搭上一輛開往懸崖的火車,終究都要隕落的。」張作驥鏡頭底下的人物,在領悟希望與理想的不可為,開始在同伴間尋找一種名為相濡以沫的情誼,其生存姿態展現出堅毅而強韌的生命力。
儘管人生是悲觀的,總是不如意的,拍電影讓張作驥生命裡有了救贖的可能。
「因為父親的過世,基於他的心願與對他的歉疚,我拍了《爸…你好嗎?》,拍完爸爸後一年想著想,決定拍攝這一部關於母親的電影。」張作驥點根煙,「《當》裡面的大媽,其實就是我母親,他出生有錢人家,雖著戰亂輾轉來台,花一個月就學會講台語,強勢掌控著家裡生活重心。但當男人一走,她就什麼都沒了。」
「劇本屢屢改寫,唯有頭尾兩場戲是不動的,以女性的生產為始,也以生產為終,頭尾相扣,人生在此又重新來過一次。」
看似陽光的結尾,雖又掉進張作驥的宿命結論,但仍處處可見一個創作者的憐憫與包容。「就像范植偉客串的角色,他在電影開場因不聽勸告,一出門馬上出意外,但片尾的發展,誰又能真正說準是福還是禍呢?」
我恭禧張作驥《當愛來的時候》被釜山國際影展譽為今年最棒的亞洲電影,榮登「大師放映」單元播映,他雖深感榮幸,但也忐忑:「我不夠格啊,要像侯孝賢、楊德昌一般,這兩位導演才夠資格被稱為大師啊。」
話鋒一轉又聊到本片打平金馬獎紀錄,入圍了十四個獎項,張作驥還是忐忑:「入圍十四項,怎麼這麼多,好像過多了。」
但電影深獲好評是不爭的事實,國內片商在看完《當愛來的時候》,深覺這部電影與臺灣社會擁有高度的共鳴,一口氣將國內上映戲院從八家增至將近五十家。這部電影將以高雄電影節的首映為起點,伴隨眾人的好評與祝福陸續在全台與觀眾見面。「我感謝高雄電影節的支持,願意選一部並非在高雄拍攝的電影當開幕片,臺灣電影圈正需要這樣不劃地自限的胸襟。」張作驥如是說。
我又想起七年前在「白鴿影展」閉幕會場,那如車水馬龍擠爆全雲林唯一一家電影院的觀眾們,他們竭盡所能只為親眼看到《黑暗之光》的電影拷貝,張作驥還為此返回戲院現場,要那群站立於走道的觀眾們注意觀影時的自身安全。
正想以此畫面祝福張作驥的全台聯映,但他不等我說出口,「電影要上映了,我終於可以繼續寫劇本了。」
導演介紹
張作驥 Tso-chi Chang
1961
年出生於台灣嘉義,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大學畢業後歷練場記、助導、副導等基層實務。1996年以《忠仔》一鳴驚人,1999年以《黑暗之光》破紀錄連奪東京影展最佳影片、東京金賞及亞洲電影大賞,2002年《美麗時光》不僅入圍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也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殊榮。
導演年表
2010 《當愛來的時候》When Love Comes
2009 《爸…你好嗎?》How Are You, Dad?
2008 《蝴蝶》Soul of A Demon
2002 《美麗時光》The Best of Times
1998 《黑暗之光》Darkness & Light
1995 《忠仔》Ah Chung
1994 《暗夜槍聲》Midnight Gunshots
留言列表